欢迎光临~每天读书的小木
语言选择: 中文版 ∷  英文版

读书中心

地狱级的冶国难度

明朝为何说亡就亡(十)


7reading.online

一、崇祯十三年(1640)整个华北平原、黄河流域全年的总降雨量不足三百毫米,其中农业最需要雨水的五月至九月,降雨量不足二百毫米。海河、黄河的水位几乎到了有史以来的最低点。


二、李自成的农民军在短暂的沉寂后,一进入中原地区,就打出了一条非常符合时宜的口号:“吃闯王,用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


三、张献忠的农民军来到长江流域时,同样是从者如云,就像黄河流域的农民跟着李闯王就有饭吃一样,长江流域的农民跟着张献忠的大西军就有饭吃。


四、崇祯十四年(1641)前后,南北方的灾害情况调过来了,变成了南方旱灾、北方水灾,而且持续不断。崇祯面临的是地狱级别的冶理难度。


五、清兵毁关而入时,华北地区正在遭受鼠疫之苦,有学者甚至认为,清兵进入华北后立即退去,不敢长期滞留,就是因为怕染上疫病。


观看本条短视频请点击

《明朝为何说亡就亡》每天书摘目录



上一个:以夷制夷 下一个:拔一毛而利天下

栏目导航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联系人:seven

手机:139102782@qq.com

电话:139102782@qq.com

邮箱:139102782@qq.com

地址: Guangzhou China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关闭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