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旦颂
你是一切生命的
源泉和开始
物质和精神
感觉与理智
当酒杯中的酒
发出闪闪的光亮
像透过瞳孔
窥见灵魂一样
当阳光明媚
大地一片欢笑声
人们亲切交谈
吐露着爱情
人们为神秘的婚姻
终日忙忙碌碌
群山欢腾
平原肥沃
那时我就为你奉上
只有撒旦
它是现象、形象之主
拥有至高无上之权
黑油油的眼睛
放出震颤的闪电
瞧,那双眼睛
时而懒懒地东闪西躲
时而又酸泪汪汪
把人们撩拨
它在愉快的血液中
放射出异彩
迅速的欢乐
经久而不衰
它使短暂的生命
恢复了青春
延缓了痛苦
又促进了爱情
撒旦啊,你呼吸在
我的诗歌里
在我胸中翻滚
敢于藐视上帝
教皇也好
残酷的帝王也好
像一道闪电
《撒旦颂》(1862)是卡尔杜齐的代表长诗,全诗共54段,以ABCB押韵的祝酒歌形式写成。诗人颠覆基督教传统意象,将撒旦重塑为进步象征:
三重反叛:反对教会禁锢(“神父的咒语滚开”)、封建皇权(“帝王瑟瑟震颤”)、蒙昧主义(“炼金术士的眼睛凝然不动”);
三位一体新神:撒旦化身“物质-精神-理性”的复合体(“一切生命的源泉”),倡导现世欢愉与科学探索;
历史隐喻:借宗教改革者胡斯、路德的事迹(“马丁路德抛掉长袍”),呼应意大利民族复兴运动
1906年卡尔杜齐因该诗“创作气势与抒情魅力”获诺贝尔文学奖,瑞典学院称其“撕破了伪善道德的面纱”
《撒旦颂》是一部现代性困境的预言诗。当卡尔杜齐喊出“撒旦绝不退后”,他揭露的不仅是19世纪教权虚伪,更预言了当代精神牢笼:
算法神权:社交媒体与大数据构成新“教堂”,需以撒旦式叛逆夺回思想主权(启示4、10);
欢愉经济学:在绩效社会将人异化为工具时,诗中“血液中的异彩”呼唤重建身心完整(启示3、6);
边缘即中心:逃亡平民与巫婆成为真理载体,启示我们向“少数派”学习生存智慧(启示8)。
正如诗中“挣脱枷锁”的呐喊,在认知被精准操控的今天,真正的解放始于承认:我们都是撒旦的子民——永不跪拜人造神祇的叛逆者。
联系人:seven
手机:139102782@qq.com
电话:139102782@qq.com
邮箱:139102782@qq.com
地址: Guangzhou China